47岁的张译,近期经历了一场从 “退圈风波” 到 “官宣喜讯” 的跌宕起伏。
当北京市职称评定栏上出现“张毅”两个字时,他终于用实力告诉老婆和观众:“你们没看错人!”
说起来挺有意思,这位如今拿遍金鸡、百花、华表奖的影帝,当年可是个连正经科班的大门都敲不开的“菜鸟”。可如今,47岁的他就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,回看来时路,真可谓跌宕起伏......
没有颜值怎么办
提起娱乐圈,大家第一印象都是那些掌控流量的俊男靓女,诚然,再娱乐圈,一张好看的皮囊,确实可以省去很多麻烦,甚至直登云霄。
然而,张译的颜值水平,大家也都明白,如果不是成了演员,放在路人堆里那是绝对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普通。
想当年,张译考中戏的时候,主考官看着他那张精瘦、小眼、塌鼻梁的脸,都替他发愁,好心建议:“你考虑去中文系或者导演系吗?”言下之意,这张脸当演员,难啊。
后来好不容易进了部队话剧团,老师对他的评价更直接:“站没站相,站那儿八道弯。”张译的形象,在那个“浓眉大眼、字正腔圆”横行的年代,哪哪都不达标。
可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。他没想着削骨垫鼻,把自己整成标准美男,反倒剑走偏锋,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在了琢磨“脸以外”的东西。
当别人靠脸吃饭时,他靠的是钻研,当外形这扇门关上时,他从内里挖出了一条通道。
直到《士兵突击》里的史今班长出现,大家才恍然大悟。这个角色为什么那么让人揪心?不是因为他帅,而是他把所有温柔、坚韧和心碎,都揉进了那双并不大的眼睛里。
他在天安门前带许三多看夜景,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对战友的期许。
他退伍时扒着车窗哭得撕心裂肺,那种对军旅生涯的不舍。这些,都跟他五官长啥样没关系,而是他把内心体验和情感,从那张“普通”的脸上,满满当当地溢了出来。
后来为了拍《一秒钟》,导演张艺谋想看到他的颧骨。他就真把自己饿成了一把骨头,一个月瘦了二十斤。
而正是这后天的千锤百炼,填补了先天的平淡无奇,让一张普通的脸,变成了能承载万千情绪的屏幕。
野路子闯出康庄大道
如果说外形是张译的第一道坎,那“身份”就是他的第二道。他不是根正苗红的科班尖子生,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“圈外人”。
两次高考落榜,郁闷之下,进了哈尔滨话剧院,还是个“自费生”。这身份在当时,多少有点“旁听”的意思,不算正式编制。
为了学表演,他兴冲冲跑到北京,结果处处碰壁。最后好不容易进了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,穿上了军装,可机会依然寥寥。
当兵九年,他干得最多的,是场记、跑腿、写报告,偶尔上台也是没几句词的龙套。
他不像那些一进校门就被大导演盯上的天才,他的路,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蹚出来的。
在话剧团没什么机会,他就自己出去跑剧组,写了厚厚的个人资料,像撒网一样投出去,大部分都石沉大海。那段日子,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“前路茫茫”。
直到28岁那年,才等来了《士兵突击》。这年纪,对很多演员来说,黄金期都快过去了。
他能拿到“史今”这个角色,也不是因为他多出名,而是因为他给这部戏的前身话剧《爱尔纳·突击》当过场记,他对剧本的熟悉和理解打动了导演。
而正是因为他长期处于圈子的边缘,才让他对每一个机会都有一种“时不我待”的紧迫感。
他没有背景可依,没有退路可守,唯一的资本就是“戏比天大”。过去几年,他成了演艺圈的“劳模”,拍了十几部戏,最短的间隔只有半天。
有人说他成了“戏疯子”,甚至传出他在片场改戏、是“戏霸”的流言。
这些传闻不论真假,都从侧面印证了一点:他对戏的控制欲和投入程度,远超常人。这是一种“圈外人”心态的延续——因为拥有得太少,所以对抓住的每一个机会都格外用力。
如今,他拿到了“国家一级演员”的职称。这可以说是从“圈外”到“体制内”的最高认可。这个身份的转变,本身就极具戏剧性。
一个曾经的“自费生”,一个靠跑龙套和写自荐信找戏拍的演员,最终成为了行业标杆。这道“裂痕”的意义在于,它证明了实力真的可以穿透身份的壁垒。
角色里的千面与生活里的“顽固”
人们常说演员多半是分裂的,这一点在张译身上尤为明显。
你看他在戏里,越来越“疯魔”。《狂飙》里的安欣,二十年的跨度,从一个眼神清澈的理想主义者,变成一个满眼疲惫、沉默隐忍的中年警察,那种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无力感,他演得入木三分。
《满江红》里的何立,阴鸷狠辣,一个手势,一声冷笑,就让人不寒而栗。他是那种能把自己完全“扔”进角色里的人,观众记住的是安欣、是史今、是何立,然后才是张译。
可到了戏外,剥开这些角色的外壳,你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他,一个在感情和生活中,安静得近乎执拗的人。
他和初恋女友的故事,很多人都知道。两人因为家人反对分手,后来女孩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。
张译得知消息后,并没有因为分手就断了联系,而是长年累月地去探望。这份情义,已经超越了爱情,是一种近乎信仰的坚守。
后来他与主持人钱琳琳结婚,对方比他大六岁,还带着一个孩子。
在很多人看来,这并不是一个“理想”的选择。但张译毫不在意,他把继子视如己出,辅导功课,陪伴成长。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,也考虑到妻子的身体,他甚至选择了丁克。
婚后,他几乎是“绯闻绝缘体”,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演戏和家庭上。这种戏里戏外的巨大反差,构成了他最动人的一道“裂痕”。
戏里,他可以体验极致人生,癫狂、隐忍、暴烈、温柔。戏外,他却恪守着最传统、最朴素的道德准则——有情有义,尽职尽责。
有意思的是,前段时间,他在拿奖后说想歇一歇,结果被传成要“退圈”,闹出不小的风波。
这恰恰反映了公众对他的期待——那个“戏疯子”怎么能停下来呢?可大家忘了,那个想停下来陪陪家人、逗逗猫的男人,才是他真实的底色。
结语
说到底,张译的成功,不是一块被精心打磨得光滑如镜的玉石,而是一块饱经风霜、布满纹理的璞玉。
那些因为外形不佳被拒的尴尬,那些作为圈外人苦苦挣扎的岁月,那些在戏里癫狂与戏外坚守之间的撕扯,都化作了他身上独特的“裂痕”
正是这些不完美,让他变得无比真实,也让“国家一级演员”这个光鲜的头衔,有了一份沉甸甸、可信赖的重量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